1、<淮上与友人别>
唐·郑谷
扬子江头杨柳春,杨花愁杀渡江人。
数声风笛离亭晚,君向潇湘我向秦。
2、<山中送别>
唐·王维
山中相送罢,日暮掩柴扉。
春草明年绿,王孙归不归?
3、<易水送别>
唐·骆宾王
此地别燕丹,壮士发冲冠。有关重阳节的古诗。
昔时人已没,今日水犹寒。
4、<别董大>
之一
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?
之二
六翮飘飖私自怜,一离京洛十余年。
丈夫贫贱应未足,今日相逢无酒钱。
5、<送杜少府之任蜀州>
唐·王勃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6、<赠汪伦>
唐·李白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有关重阳节的古诗。
桃花潭水三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7、<送别>
现代·李叔同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
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天之涯,海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
一瓢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
8、<送友人>
唐·李白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
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
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9、<蜀中九日>
唐·王勃
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
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
10、<九日作>
唐·王缙
莫将边地比京都,八月严霜草已枯。
今日登高樽酒里,不知能有菊花无。
11、<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>
唐·王维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12、<九日齐山登高>
唐·杜牧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作登临恨落晖。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13、<九月十日即事>
唐·李白
昨日登高罢,今朝再举觞。
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。
14、<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>
唐·卢照邻
九月九日眺山川,归心望积风烟。
他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
15、<九日>
唐·耿湋
重阳寒寺满秋梧,客在南楼顾老夫。
步蹇强登游藻井,发稀那更插茱萸。
横空过雨千峰出,大野新霜万叶枯。
更望尊中菊花酒,殷勤能得几回沽。
16、<重阳山居>
唐·司空图
此身逃难入乡关,八度重阳在旧山。
篱菊乱来成烂熳,家僮常得解登攀。
年随历日三分尽,醉伴浮生一片闲。
满目秋光还似镜,殷勤为我照衰颜。
17、<踏莎行>
宋·辛弃疾
夜月楼台,秋香院宇。
笑吟吟地人来去。
是谁秋到便凄凉,当年宋玉悲如许。
随分杯盘,等闲歌舞。问他有甚堪悲处。
思量却也有悲时,重阳节近多风雨。
18、<采桑子>
现代·毛泽东
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。
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
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。
胜似春光,廖廓江天万里霜。
19、<过故人庄>
唐·孟浩然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筵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20、<秋登兰山寄张五>
唐·孟浩然
北山白山里,隐者自怡悦。
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
天边树若荠,江畔舟如月。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