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<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>
之一
  满面胡沙满鬓风,眉销残黛脸销红。
  愁苦辛勤憔悴尽,如今却似画图中。
之二
  汉使却回凭寄语,黄金何日赎蛾眉。
  君王若问妾颜色,莫道不如宫里时。白居易的古诗。
2、<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>
之一
  曈曈太阳如火色,上行千里下一刻。
  出为白昼入为夜,圜转如珠住不得。
  住不得,可奈何,为君举酒歌短歌。
  歌声苦,词亦苦,四座少年君听取。
  今夕未竟明夕催,秋风才往春风回。
  人无根蒂时不驻,朱颜白日相隳颓。
  劝君且强笑一面,劝君复强饮一杯。白居易的古诗。
  人生不得长欢乐,年少须臾老到来。
之二
  世人求富贵,多为身嗜欲。
  盛衰不自由,得失常相逐。
  问君少年日,苦学将干禄。
  负笈尘中游,抱书雪前宿。
  布衾不周体,藜茄才充腹。
  三十登宦途,五十被朝服。
  奴温已挟纩,马肥初食粟。
  未敢议欢游,尚为名检束。
  耳目聋暗后,堂上调丝竹。
  牙齿缺落时,盘中堆酒肉。
  彼来此已去,外馀中不足。
  少壮与荣华,相避如寒燠。
  青云去地远,白日终天速。
  从古无奈何,短歌听一曲。
3、<相和歌辞反白头吟>
  炎炎者烈火,营营者小蝇。
  火不热真玉,蝇不点清冰。
  此苟无所受,彼莫能相仍。
  乃知物性中,各有能不能。
  古称怨报死,则人有所惩。
  惩淫或应可,在道未为弘。
  譬如蜩鷃徒,啾啾啅龙鹏。
  宜当委之去,寥廓高飞腾。
  岂能泥尘下,区区酬怨憎。
  胡为坐自苦,吞悲仍抚膺。
4、<相和歌辞怨诗>
  夺宠心那惯,寻思倚殿门。
  不知移旧爱,何处作新恩。
5、<相和歌辞采莲曲>
  菱叶萦波荷飐风,荷花深处小船通。
  逢郎欲语低头笑,碧玉搔头落水中。
6、<杂曲歌·辞悲哉行>
  悲哉为儒者,力学不能疲。
  读书眼欲暗,秉笔手生胝。
  十上方一第,成名常苦迟。
  纵有宦达者,两鬓已成丝。
  可怜少壮日,适在穷贱时。
  丈夫老且病,焉用富贵为。
  沉沉朱门宅,中有乳臭儿。
  状貌如妇人,光明膏粱肌。
  手不把书卷,身不擐戎衣。
  二十袭封爵,门承勋戚资。
  春来日日出,服御何轻肥。
  朝从博徒饮,暮有倡楼期。
  评封还酒债,堆金选蛾眉。
  声色狗马外,其馀一无知。
  山苗与涧松,地势随高卑。
  古来无奈何,非君独伤悲。
7、<杂曲歌·辞长相思>
  九月西风兴,月冷霜华凝。
  思君秋夜长,一夜魂九升。
  二月东风来,草坼花心开。
  思君春日迟,一日肠九回。
  妾住洛桥北,君住洛桥南。
  十五即相识,今年二十三。
  有如女萝草,生在松之侧。
  蔓短枝苦高,萦回上不得。
  人言人有愿,愿至天必成。
  愿作远方兽,步步比肩行。
  愿作深山木,枝枝连理生。
8、<杂曲歌辞·离别难>
  绿杨陌上送行人,马去车回一望尘。
  不觉别时红泪尽,归来无泪可沾巾。
9、<杂曲歌辞·乐世>
  管急丝繁拍渐稠,绿腰宛转曲终头。
  诚知乐世声声乐,老病人听未免愁。
10、<杂曲歌辞·何满子>
  世传满子是人名,临就刑时曲始成。
  一曲四词歌八叠,从头便是断肠声。
11、<杂曲歌辞·竹枝>
  瞿塘峡口冷烟低,白帝城头月向西。
  唱到竹枝声咽处,寒猿晴鸟一时啼。
  竹枝苦怨怨何人,夜静山空歇又闻。
  蛮儿巴女齐声唱,愁杀江楼病使君。
  巴东船舫上巴西,波面风生雨脚齐。
  水蓼冷花红蔟蔟,江蓠湿叶碧萋萋。
  江畔谁人唱竹枝,前声断咽后声迟。
  怪来调苦缘词苦,多是通州司马诗。
12、<杂曲歌辞·杨柳枝>
  六么水调家家唱,白雪梅花处处吹。
  古歌旧曲君休听,听取新翻杨柳枝。
  陶令门前四五树,亚夫营里百千条。
  何似东都正二月,黄金枝映洛阳桥。
  依依袅袅复青青,勾引清风无限情。
  白雪花繁空扑地,绿丝条弱不胜莺。
  红板江桥青酒旗,馆娃宫暖日斜时。
  可怜雨歇东风定,万树千条各自垂。
  苏州杨柳任君夸,更有钱塘胜馆娃。
  若解多情寻小小,绿杨深处是苏家。
  苏家小女旧知名,杨柳风前别有情。
  剥条盘作银环样,卷叶吹为玉笛声。
  叶含浓露如啼眼,枝袅轻风似舞腰。
  小树不禁攀折苦,乞君留取两三条。
  人言柳叶似愁眉,更有愁肠似柳丝。
  柳丝挽断肠牵断,彼此应无续得期。
13、<杂曲歌辞·小曲新词>
  霁色鲜宫殿,秋声脆管弦。
  圣明千岁乐,岁岁似今年。
  红裙明月夜,碧殿早秋时。
  好向昭阳宿,天凉玉漏迟。
14、<贺雨>
  皇帝嗣宝历,元和三年冬。
  自冬及春暮,不雨旱爞爞。
  上心念下民,惧岁成灾凶。
  遂下罪己诏,殷勤告万邦。
  帝曰予一人,继天承祖宗。
  忧勤不遑宁,夙夜心忡忡。
  元年诛刘辟,一举靖巴邛。
  二年戮李锜,不战安江东。
  顾惟眇眇德,遽有巍巍功。
  或者天降沴,无乃儆予躬。
  上思答天戒,下思致时邕。
  莫如率其身,慈和与俭恭。
  乃命罢进献,乃命赈饥穷。
  宥死降五刑,责己宽三农。
  宫女出宣徽,厩马减飞龙。
  庶政靡不举,皆出自宸衷。
  奔腾道路人,伛偻田野翁。
  欢呼相告报,感泣涕沾胸。
  顺人人心悦,先天天意从。
  诏下才七日,和气生冲融。
  凝为油油云,散作习习风。
  昼夜三日雨,凄凄复蒙蒙。
  万心春熙熙,百谷青芃芃。
  人变愁为喜,岁易俭为丰。
  乃知王者心,忧乐与众同。
  皇天与后土,所感无不通。
  冠佩何锵锵,将相及王公。
  蹈舞呼万岁,列贺明庭中。
  小臣诚愚陋,职忝金銮宫。
  稽首再三拜,一言献天聪。
  君以明为圣,臣以直为忠。
  敢贺有其始,亦愿有其终。
15、<哭孔戡>
  洛阳谁不死,戡死闻长安。
  我是知戡者,闻之涕泫然。
  戡佐山东军,非义不可干。
  拂衣向西来,其道直如弦。
  从事得如此,人人以为难。
  人言明明代,合置在朝端。
  或望居谏司,有事戡必言。
  或望居宪府,有邪戡必弹。
  惜哉两不谐,没齿为闲官。
  竟不得一日,謇謇立君前。
  形骸随众人,敛葬北邙山。
  平生刚肠内,直气归其间。
  贤者为生民,生死悬在天。
  谓天不爱人,胡为生其贤。
  谓天果爱民,胡为夺其年。
  茫茫元化中,谁执如此权。
16、<羸骏>
  骅骝失其主,羸饿无人牧。
  向风嘶一声,莽苍黄河曲。
  蹋冰水畔立,卧雪冢间宿。
  岁暮田野空,寒草不满腹。
  岂无市骏者,尽是凡人目。
  相马失于瘦,遂遗千里足。
  村中何扰扰,有吏征刍粟。
  输彼军厩中,化作驽骀肉。
17、<赠元稹>
  自我从宦游,七年在长安。
  所得惟元君,乃知定交难。
  岂无山上苗,径寸无岁寒。
  岂无要津水,咫尺有波澜。
  之子异于是,久处誓不谖。
  无波古井水,有节秋竹竿。
  一为同心友,三及芳岁阑。
  花下鞍马游,雪中杯酒欢。
  衡门相逢迎,不具带与冠。
  春风日高睡,秋月夜深看。
  不为同登科,不为同署官。
  所合在方寸,心源无异端。
18、<答友问>
  大圭廉不割,利剑用不缺。
  当其斩马时,良玉不如铁。
  置铁在洪炉,铁消易如雪。
  良玉同其中,三日烧不热。
  君疑才与德,咏此知优劣。
19、<宿紫阁山北村>
  晨游紫阁峰,暮宿山下村。
  村老见余喜,为余开一尊。
  举杯未及饮,暴卒来入门。
  紫衣挟刀斧,草草十馀人。
  夺我席上酒,掣我盘中飧。
  主人退后立,敛手反如宾。
  中庭有奇树,种来三十春。
  主人惜不得,持斧断其根。
  口称采造家,身属神策军。
  主人慎勿语,中尉正承恩。
20、<赠樊着作>
  阳城为谏议,以正事其君。
  其手如屈轶,举必指佞臣。
  卒使不仁者,不得秉国钧。
  元稹为御史,以直立其身。
  其心如肺石,动必达穷民。
  东川八十家,冤愤一言伸。
  刘辟肆乱心,杀人正纷纷。
  其嫂曰庾氏,弃绝不为亲。
  从史萌逆节,隐心潜负恩。
  其佐曰孔戡,舍去不为宾。
  凡此士与女,其道天下闻。
  常恐国史上,但记凤与麟。
  贤者不为名,名彰教乃敦。
  每惜若人辈,身死名亦沦。
  君为着作郎,职废志空存。
  虽有良史才,直笔无所申。
  何不自着书,实录彼善人。
  编为一家言,以备史阙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