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清照
原文:
泪湿罗衣脂粉满。
四叠阳关,唱到千千遍。
人道山长水又断。萧萧微雨闻孤馆。李清照: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。
惜别伤离方寸乱。
忘了临行,酒盏深和浅。
好把音书凭过雁。东莱不似蓬莱远。
注释:
1、蝶恋花:词牌名。
2、昌乐馆:昌乐县驿馆,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。
3、泪湿罗衣脂粉满:四印斋本自注云:?别作?泪搵征衣脂粉暖?。李清照: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。?满:同?漫?。
4、阳关:这里指王维的<渭城曲>(送元二使安西):?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?后人乐,曰<阳关曲>,亦称<阳关>。苏轼论<阳关三迭>唱法云:?余在密州,文勋长官以事至密,自云得古本<阳关>,每句皆再唱,而第一句不叠。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?。<四叠阳关>盖按苏轼之言推之,或者第一句也叠,故称四叠。究竟怎么叠法,说法不一。宋刘仙伦<一剪梅>:?唱到阳关第四声,香带轻分。?
5、萧萧:一作?潇潇?。孤馆:孤独寂寞的旅馆。
6、方寸:即?方寸地?,指人的心。
7、把:四印斋本自注:?别作有。?
8、东莱:即莱州,时为明城为官之地,今山东莱州市,曾名掖县。蓬莱: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。
翻译:
与姐妹们分手时,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,洇湿了双腮,送别的<阳关曲>唱了一遍又一遍,纵有千言万语,也难尽别情。而今身在异乡,望莱州山长水远。寄宿馆所,秋雨潇潇,不禁感到无限凄清。
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,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怎么喝下去的,那杯中酒是深是浅,都全不知道了。最后嘱咐姐妹,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,以慰我心,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。
赏析:
此词一开头就写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厉害,以至珠泪涟涟,浸湿身上罗衣,并且连脸上的脂粉也冲落下来沾满了罗衣;这时,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时,一遍遍吟唱<阳关曲>时的情景。<阳关曲>,又名<渭城曲>。唐代着名诗人兼音乐家王维<送元二使安西>诗:?渭城朝雨 轻尘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?后歌入乐府,以为送别之曲。至?阳关?句,反复歌之,所以李清照称?四叠阳关?。如今,这长长的山路已将亲人隔于两地了,她孤身一人在这异地的旅馆中,听着这凄苦的萧萧雨声,心里无比忧伤,竟使自己的心绪全乱了,乱得忘记了姊妹们送她时,饯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浅还是满。()不管多么想念,亲人已经别于两地了,只好靠鸿雁来传递音信吧。好在东莱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,不像蓬莱仙山那样遥远飘渺,可望而不可即。?蓬莱?,指蓬莱山,也称医壶,古人传说与方丈、瀛洲并为海上三神山,都在渤海中,世人不能登及,所以说它?远?。
这是一首开阖纵横的小令,王维的?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?,到了她的笑下变成?四叠阳关,唱到千千遍?的激情,极夸张,却又极亲切、真挚。通首写惜别心情一层比一层深入,但煞拍?好把音书凭过雁,东莱不似蓬莱远?,出人意料地作宽解语,能放能收,小令词能用这种变化莫测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,这就是所谓善方情者不尽情。